【新華社】

隨著現代教育的普及,越來越少的藏族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送進寺院學經。

記者最近在藏區採訪時發現,藏族父母更願意把孩子送到現代學校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扎西樂民村村民木蘭毛說:「藏區有把孩子送到寺院當阿卡(喇嘛)的傳統,但現在家裏的孩子都想去上學,這樣他們今後就有更多的出路。」

在60年前的舊西藏,沒有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學校。老百姓要學到文化知識,只有到寺廟裏面去。另外,這也是一種宗教習俗及謀生的方式。一段時間裏,在許多寺廟裏,都能看到幾歲大的童僧。

瑪曲縣藏族中學黨委書記趙五九對這個變化頗有感觸。他所在的學校學生人數從2003年的400人增加到目前的1844人。「過去學校開家長會,有時候家長一個都不來,現在家長會家長一個都不缺」。

中央民族大學研究人員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牧區的一項調查也得出類似的結論:95%的受訪牧民家庭表示「非常願意」或「比較願意」送孩子上學,20-50歲年齡段的中青年家長尤其反對將子女送到寺院。

另外,根據現行的《藏傳佛教寺廟管理辦法》,寺廟開辦學經班,學員年齡一般應在18周歲以上。從尊重藏傳佛教的宗教儀軌和活佛傳統出發,被認定為活佛轉世的未成年人除外。

根據中國的《義務教育法》,九年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

從1985年開始,西藏在農牧區實行以寄宿制為主的中小學校辦學模式,並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農牧民子女實行包吃、包住、包學習費用的「三包」政策。2012年,西藏義務教育免費「三包」政策延伸擴大到15年,即學前3年、小學6年、初中3年和高中3年。

接受記者的採訪時,很多僧侶並不擔心18歲的「門檻」會造成僧才的流失。

桑耶寺民管會原副主任、現寺管會成員僧人平措多吉說:「18周歲已經成年,什么都懂了,都知道了,這樣做決定也會很慎重。即使從小就進入寺廟,如果感到這裡的生活很清苦,覺得外面世界更好,他也可能還是會離開。」

平措多吉同時認為,現在進入寺廟學經班的學員,因為在入寺前就接受過教育,成為僧才後勁更強了。「自90年代初以來,僧人在入寺時再沒有一字不識的,由於具備了一定的文化知識基礎,以往那些直接從家庭走入寺廟的僧人相比,他們學得更快,記得更快,成績也更好。」他說。

寺廟也提高了入寺的門檻。平措多吉說,現在的寺廟在招收僧人時需要遵循嚴格的考察流程,首先必須要得到父母的允許、當地民宗局同意。此後一旦入寺,還要由年長的僧人帶領學習生活一年,過了考察期才能進學經班學習,只有考試畢業後才能穿上袈裟,正式成為僧人。

作為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寶齊全的寺院,桑耶寺的佛學教育歷史可以追溯到吐蕃王赤松德讚時期。目前,桑耶寺佛學院有兩批學生畢業,第三批學員去年三月招收完畢,每期學時六年半到七年,學僧七八十人。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南無寺僧人兼寺管會副主任土登塔爾欽說:「從實際教育情況來看,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僧人,他的思維不單一,學習方式更靈活,溝通能力也更強。」

在南無寺,成年人若想入寺為僧同樣也要經過嚴格的考察。「如果是因為家庭不和,工作不順,一時情緒低落看破紅塵,我們不會接收的。」土登塔爾欽說。

桑耶寺佛學院首批畢業生桑朗旺久入寺之前也念過初中。他目前在西藏山南地區扎囊縣扎塘寺擔任寺管會副主任。他認為:「如果出家人只讀經書,不知道把佛法同生活相結合,那就沒辦法深入淺出地講解佛法,更無法幫助眾生遣除煩惱。」

索朗旺久說:「現在寺廟越來越開放,不僅要接待本地信教群眾,還要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以及對藏文化感興趣的專家學者。因此,寺裏的很多僧人都很有動力學習漢語和英語。這些都是在傳統的寺廟教育中學不到的。」

四川省阿壩縣統戰部部長邱寧說,當前藏傳佛寺的發展已經進入新的時期。「以前,寺廟的管理比較封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是僧人多多益善。現在,寺廟更看重的是僧才的品質」。

索朗旺久說:「21世紀的僧人應該有這個胸襟和信心,學習科學知識的人越多越好,因為科學不僅可以促進社會的發展,更可以促進佛法的弘揚。如果有機會,我肯定會去讀大學,最重要的是不能跟這個社會脫節。」

【2012-07-10 新華社】

本文出自正妹資訊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月牙兒 的頭像
    月牙兒

    正妹天地 - 月牙兒的故鄉

    月牙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